
国内首台BRU前庭障碍康复系统安装
2013年7月11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引进国内首套平衡功能障碍康复系统,由广州优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安装完成,该系统将让患者从被动康复到主动康复的模式转变,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现今虚拟现实治疗技术(Virtual Reality,VR)已成为康复医学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 ,该套系统是世界上首创虚拟现实VR先进技术应用于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系统,具有三个模块功能性评价、虚拟现实治疗和运动协调性训练,可以应用于外周性、中枢神经性和老年预付防摔倒等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真实事物的虚拟环境(如行走、跑步、取物、绘图等),并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患者如身临其境到该环境中,实现患者与虚拟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
平衡功能障碍康复系统BRU是一套用于评价和训练有平衡功能障碍、眩晕和不稳病人的系统。受损的姿势技能评估由平衡功能评价测试模块完成,含有多种感官刺激方式。在平衡功能评价测试模块里,测力板把测试平台上压力转换成电子信号加以使用,是为了确定病人的中心压力(COP)和摇摆速率(SV),这些结果可以帮助鉴别哪种刺激方式对病人最难最有挑战性。BRU系统允许病人完成平衡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尤其是集中于病人最弱环节,根据功能性评价,医生可以指定用于病人康复治疗的联合视觉刺激方式(和包括环境条件)。
该系统通过应用Balance Suite软件,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感觉,通过对本体感觉、视觉、前庭觉的训练,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整合虚拟现实护目镜的视觉刺激,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最终使得参与者如身临其境,并且能直接参与该环境的事物变化与相互作用。这样虚拟练习装置能够替代当前不断重复令人心烦的练习。
感觉刺激包括:
视觉:通过呈现运动的物体到虚拟现实眼罩内,可以重新创造出现于现实生活的那种刺激方式,例如:在练习中,病人必须要用眼睛跟随屏幕中移动物体而运动,再造了当病人穿过运动中窗口往外看的相同刺激。
前庭:通过呈现物体到虚拟现实眼罩内,当病人移动头部时,相应物体也移动。本体感觉:海绵垫(用来改变本体感觉的信息)和瑞士球(用来改变耳石器和躯体感觉前庭动态信息)用来确定和训练不同的传入感官系统。
运动协调重复训练(MCR):MCR模块由三个姿势训练练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练习项目训练运动控制策略的不同部分,特别是脚踝关节策略。针对每个病人都可以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应用特定的知觉因子(感觉刺激方式)。
各种虚拟场景可以轻松引导患者完成特定的动作任务,患者可以安全的、单独的、反复的强化特定动作以提高神经系统的重建,帮助医疗部门降低劳动成本。在训练时能实时监测患者水平数据,不断的更新数据能让医生更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通过康复治疗,对于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治疗,更具显著疗效。从而积极促进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克服传统运动康复训练的局限性,使患者最大限度回归家庭和社会。
BRU建议用于以下治疗领域:
外周前庭感受器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后前庭神经炎不稳
前庭眼动反射不足导致的平衡功能障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自发性代偿
梅尼埃病所致的平衡障碍(梅尼埃病急性期不建议治疗)
耳毒性药物导致双侧前庭损伤所致平衡障碍
CCT所致平衡功能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平衡功能障碍
中风所致平衡功能障碍
神经外科手术导致平衡功能障碍
小脑损伤
外周前庭感受器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平衡功能障碍,这些被称为混合性前庭综合征,典型案例是受损于年龄老化,累及到前庭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场安装展示
适用于范围包括:骨科康复(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后)、脑中风后康复(上下肢、平衡、行走)、帕金森症、认知障碍病人的运动康复、儿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