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骨传导听力暨颅面骨融合国际高峰论坛纪要

第四届骨传导听力暨颅面骨融合国际高峰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
2017-06-20 15:54:53

2013年6月6-8日在英国纽卡斯尔举办了第四届骨传导听力暨颅面骨融合国际高峰论坛,在此次国际高峰论坛前夕科利耳举办了35周年庆典活动,庆祝Baha植入用户在全球超过10万例。此次会议分享了许多颅面骨融合治疗的进展,其中有近50%的报告汇报了Baha治疗方案或相关方向的新进展。


更先进更实用第四代Baha诞生

6月6日开幕式当天科利耳专场发布了第四代Baha系统的新技术和新功能。无论是植入部分还是声音处理器,第四代Baha都拥有更先进、更实用的功能和设计。


植入部分两种连接方式

第四代Baha系统仍使用BI300植入体,但是对和植入体连接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和升级。第四代Baha提供两种连接方式,即基座式连接和磁铁式连接。


基座式连接:降低感染风险,降低手术难度

第四代的Baha基座命名为BA400,与目前的BA300基座相比,BA400在长度、形状以及表面材质几个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长度方面:BA400提供6mm、8mm、10mm和12mm四种长度的基座可供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自由选择;形状方面:经过重新设计的BA400可以更有效地固定皮下组织,可大大降低因皮下组织移位产生的并发症;表面材质方面:BA400的表面喷涂了一种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大大增加了皮下组织与基座连接的紧密性,减少了细菌残留的空间,从而降低了感染的发生风险。BA400在这几方面的改善使得手术过程中可以保留全部皮下组织,即可以省掉去除皮下组织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手术难度并缩短了手术时间。除了传统的基座连接方式,第四代Baha系统还提供了类似人工耳蜗的磁铁吸附式连接方案,植入体可以被完全覆盖在头皮下面,无论从外观还是感染风险的角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Baha4声音处理器采用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更智能的聆听感受,并且可以和多种无线附件进行通讯,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线沟通。



  


此次会议邀请了世界上第一位开展Baha手术的Anders Tjellstrom教授及来自中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医生和听力师以及多名Baha植入者参加并登台分享他们关于Baha的成功经验。其中有国家自然博物馆古人类系古人类学家Isabelle博士,介绍了人类的进化过程以及耳部的骨质为解开人类进化过程之谜所做的贡献。由于缺乏保留完好的远古软组织样本,只能利用古化石来帮助我们重建人类进化的过程。耳部的骨质不仅揭露了聆听语言的能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人类大脑进化的重要信息。来自加拿大Alberta大学言语矫治和听力专家Bill博士介绍了骨锚式装置的历史客观测试和当前对装置的推荐验证方法。涵盖了该技术如何被应用于实验室以及如何被骨锚式听力装置相关的听力师应用于临床。研究对比了不同生产厂商的频率响应,建议听力师应该了解验配处方和效果验证方面的知识。以及来自中国的北京协和医院的陈晓巍教授指出,无论是纯音测试、言语测试还是问卷结果均显示听力改善明显且患者满意度高,Baha是一种可靠性高的听力解决方案,且可以提高耳道闭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本届高峰论坛的主席Ian Johnson,他每年大概要完成200~300例Baha手术,手术经验非常丰富。Ian Johnson医生专门针对参会的中国手术医生安排了2个小时的手术技术交流专场。参加本次交流活动有中国多名权威医生教授,期间,Ian Johnson医生主要分享了他的手术经验和体会,并重点强调了“倒U型”切口技术的几个优点,包括:手术视野更好、更换植入位置更方便、去除基座周围的毛囊更容易等。参加交流的几位国内医生对这种切口技术很感兴趣,表示愿意在今后的手术中尝试这种方法。


查看所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