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第一届中欧耳科学论坛圆满落幕

【会议报道】第一届中欧耳科学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
2018-08-02 10:59:12



群贤毕至,何不乐哉!


由来自波兰的世界听力中心和国际耳内科医师协会IAPA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及中华耳科学杂志指导,由美斯医学咨询(广州)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中欧耳科学论坛暨优听国际论坛2018”于2018年6月29-7月1日在富有深厚人文精神沉淀的广州,美丽的沿海城市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耳鼻喉科领域的专家、精英欢聚,共叙友谊,交流学术成果,到会人员200余人。



会议开幕式

640.webp (1).jpg



2.webp.jpg

(蒋丹教授大会致辞)

大会主席蒋丹教授致辞,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各位专家学者收获良多,并祝贺优听控股集团成立十周年,前程似锦,繁荣昌盛!


3.webp.jpg

(邹旭院长大会致辞)

广东省中医院邹旭院长代表协办单位致辞,热烈欢迎十余位欧洲专家远道而来传经送宝。


本次会议是来自多达十个国家的知名领域专家首次聚会,会议主题为“前沿、聚焦、精准”,围绕耳科学领域三块亚专业 :人工耳蜗植入(CI(残余听力保存)),中耳手术(中耳植入装置最新进展和中耳手术术中听力监测)和耳内科医学(国际听神经病研究回顾和临床诊疗指南修订进展, 以及VEMP国际专家共识及新进展)展开深入讨论,研究学习。

会议由英国国王学院蒋丹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查定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王秋菊教授等分别主持,会议内容精彩纷呈,与会者受益匪浅。

而且借此会议,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和欧洲耳鼻喉科尤其是耳科学的交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耳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人工耳蜗专场


3.webp (1).jpg


4.webp.jpg

(戴朴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戴朴教授,首先给大家带来微创人工耳蜗植入与残余听力保存的主题报告归纳总结了AOS手术要点和结论。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能很好的保留患者低频残余听力,保留率可达到100%;CI患者术后残余听力可较长时间保留,电极对残余听力的长期保留影响较小。


640.webp (2).jpg

蒋丹教授)


来自英国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耳科和听觉植入外科的蒋丹教授,讲述耳蜗电图技术在人工耳蜗手术残余听力保存中的应用,报告中指出耳蜗之间的巨大变异性,外科医生对电极的进展视而不见,ECochG可以在术中和术后提供见解。可提供迅速有效的实时反馈创伤减少性能和听力阈值的相关性。检查scala位置的专用算法提供电气和声学刺激的见解推出许多研究应用,使参会者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640.webp (3).jpg

(查定军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查定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扩大圆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主题报告,人工耳蜗是目前解决重度耳聋的有效装置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电极微创、完整植入是提升效果的关键;电极植入方式的选择依据可由术前的影像学预判及术中耳蜗结构判定。报告中查教授更为大家展示了病例资料、手术视频、专业而精致的报告内容让大家受益颇丰!


详细分享了扩大圆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技术要点:

1.充分轮廓化面神经以暴露圆窗龛,充分磨除圆窗龛骨质以暴露圆窗膜。

2.切开圆窗膜前冲洗术腔、清除骨粉及血凝块。

3.切开圆窗膜后避免吸引器直接对准圆窗吸引,以透明质酸钠凝胶保护,迅速扩大圆窗,尽快植入电极。

4.电极植入式从后上向前下方向进行。


640.webp (4).jpg

(高下教授)

南京鼓楼医院高下教授讲解了人工听觉技术的现在与未来高教授指出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手术的安全性,以下手术的关键点已经得到公认:疑难人工耳蜗植入,包括耳蜗畸形 ;微创技术保留更多的残余听力;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双模式(人工耳蜗+助听器)目前我们关注影响耳蜗植入效果的主要因素:耳聋持续时间;植入的年龄;残余听力;家庭成员互动;社会经济状况。


CI手术后听力及言语康复训练评估体系的建立:康复机构承担了主要工作;医生关注较少。我们更应该注重人工耳蜗植入的精准化,以及致聋基因对植入后效果的影响。


640.webp (5).jpg

(Paul R.Kileny教授)

密西根大学医学院Kileny教授,分享了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深入浅出的授课,并结合生动案例给与会者带来全新的感受。


对EABR报告进行了解读穿鼓膜EABR技术时应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波V潜伏期与年龄函数关系;分析波V潜伏期与病因学函数关系;分析EABR阈值与PTA函数关系;分析穿鼓膜和术后EABR波V潜伏期。


     穿鼓膜EABR技术的总结:低龄组和大龄组的波V潜伏期没有差异性;EABR阈值与术前PTA有一定相关性;波V潜伏期会受到听力损失病因影响:有脑膜炎的病人潜伏期最长;EABR波V潜伏期在几个月到几年病人中都会保持不变。


640.webp (6).jpg

(付勇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付勇教授,分享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多病例分析解说介绍了EABR的应用原理,发展历程。听神经病的简介和最新综述,临床表现。


EABR技术主要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领域,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听神经功能情况以及对人工耳蜗效果的预测和评估依据刺激方式不同。


分为植入前Pre-EABR和植入后Post-EABR植入前EABR如能引出,说明病变部位位于突触前,受激活的神经纤维数目众多,同步化放电功能良好,预后较好,开展好此项工作,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因设备差异和存在技术壁垒,过去国内植入后EABR的研究工作开展甚少,而植入前EABR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刺激条件和记录方法尚未标准化,仍需深入探索。


640.webp (7).jpg

(时海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时海波教授分享了二次耳蜗植入-失败与成功经验。


总结人工耳蜗再次植入术的难点包括:前次手术破坏的未知;损伤皮瓣的处理;不规则新骨形成;乙状窦前置或裸露者;面神经裸露或面隐窝闭锁;不同类型产品的植入;难以找到耳蜗开窗;电极变性/形;耳蜗骨化和纤维化。


人工耳蜗专场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罗建芬)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罗建芬大夫对耳蜗畸形患者听神经功能研究做报告题目,指出耳蜗畸形患者听神经功能个体差异巨大;听神经功能决定个体植入术后效果;听神经功能检测可以检测有效电极,最大化利用残余听神经;调整刺激参数,制定个性化的调机方案。

     

640.webp (10).jpg

(黄宏明)

       广东省人民医院黄宏明大夫则从内耳畸形角度带来了严重耳内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效果初步分析的主题发言。报告中总结了内耳畸形CT分类的指导作用;内耳畸形并非CI的禁忌症;不同畸形选择不同类型电极;IP-I术后言语康复效果欠佳;需要进一步完善该研究。


640.webp (11).jpg

(伍伟景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伍伟景教授分享了合并中耳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经验。介绍了中耳和内耳解剖结构的影像评估目的:有无内耳解剖变异及畸形;有无影响手术的中耳异常;有无耳蜗骨化;耳蜗截面积信息;蜗神经发育的情况。


CT:评估耳蜗发育情况;显示是否存在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畸形,内听道狭窄、内听道底缺损;显示有无耳蜗骨化;评估乳突气化程度,有无面神经解剖异常,乙状窦前置,颈静脉球高位,圆窗龛位置异常。


MRI:观察耳蜗形态,通畅度,区分耳蜗骨化和纤维化;观察蜗神经发育程度;了解脑干和大脑有无异常。内耳发育畸形者术前结合听力学等相关检查充分评估,对保证术后效果至关重要。


与参会者分享中耳解剖异常可能给手术带来困难,通常是可以克服的。


640.webp (12).jpg

(Andy J Beynon教授)

国际诱发反应测听协作组(IERASG)副主席,荷兰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实验室主任Andy教授分享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欧洲经验)ABR与EABR的相似与不同以及EABR的临床应用。指出EABR可能不是所有CI受试者的标准程序,但它对于术前,术中和术后评估是非常有用的。



640.webp (13).jpg

(张娟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张娟教授以人工耳蜗术后声源定位能力的随访研究做报告题目。与到会人员分享了正常人声源定位研究;CI植入后成人声源定位研究;CI植入后儿童声源定位研究;


研究表明双侧CI同时植入声源定位优于Bimodal患者和单侧CI患者;成人在开机后1个月有显著提高,儿童则需要更长时间;儿童的声源定位可塑性更强;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



中耳手术专场


640.webp (14).jpg


640.webp (15).jpg

(Piotr Skar?yński 教授)

       Piotr Skar?yński 教授来自波兰世界听力中心(World Hearing Center)分享关于欧洲的经验:部分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与残余听力保存


640.webp (16).jpg

(孙建军教授)

海军总医院孙建军教授就植入式中耳装置发展的现状的主题发言。报告中分享了VSCI的特点与分类,详细分析VSCI的优势包括:高频增益明显优化;语频I/O函数线性好,畸变小;声能直接传递,衰减值下降;适应范围宽,涵盖三类耳聋。


640.webp (17).jpg

龚树生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龚树生教授报告题目:中耳畸形诊断与治疗


保守治疗:需保证患儿有足够的听力来发展言语。可选择:软带BAHA,普通助听器。


手术治疗:相对急诊手术:伴有胆脂瘤(2%-5%);鼓室成型术;人工助听技术。


I型/轻度畸形的外科治疗:镫骨切除术或撼动术;镫骨底板造孔术:小窗技术、激光;听骨假体材料;面神经遮窗:折弯假体、鼓岬开窗术、面神经移位;避免听骨假体与面神经接触;砧骨固定:锤骨-前庭固定术。


手术并发症包括:面瘫:中耳畸形常伴随面神经畸形;外淋巴瘘:前庭窗没有封牢;眩晕、耳鸣:前庭,半规管开窗;感音神经性聋:迷路损伤;远期听力下降:重建的听骨链脱位,前庭窗再闭锁 ;单侧味觉改变:术中牵拉或损伤鼓索神经。


640.webp (18).jpg

(张天宇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张天宇教授报告题目是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功能性再造的实践与思考。张天宇教授以幽默诙谐的授课风格形象生动分享耳再造术的经验,给与会者上了一堂实在的“整形”课,让人意犹未尽。


会上指出耳的美学与功能再造问题包括:

1.发育问题: 遗传与发育 ;

2.医学问题: 疾病治疗与功能重建和康复;胆脂瘤与感染;规律性研究,治疗技术选择;听觉重建相关技术:手术与助听技术,听力损失与言语发育的康复;相关畸形的协同修复与重建:如面神经异常与功能不全。

3.美学问题:形态再造与美学再现;耳郭的基本结构在美学中的作用;外科技术与雕刻艺术(医术与艺术)。


640.webp (19).jpg

(范欣淼)

北京协和医院范欣淼大夫就中耳植入式装置临床应用:中国经验分享主题作报告。总结了双侧小耳畸形的病人带有植入式骨传导助听装置听力康复是有效的和安全的;耳整形和听力康复可以解决外观和听力问题;需要长期随访来评价植入式骨传导助听装置的安全性。


中耳手术专场

640.webp (20).jpg


640.webp (21).jpg

(韩维举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韩维举教授就题目单侧单纯中耳畸形的临床听力诊断及听力重建做报告。


报告中指出单侧单纯先天性中耳畸形,以先天性砧骨长突伴镫骨上结构发育不全最多见;根据临床听力学检查可以鉴别听骨链畸形的可能部位和类型;颞骨高分辨CT可以鉴别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引起的传导性耳聋


鼓室探查手术可明确诊断,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选择合适的听力重建材料,恢复前庭窗与鼓膜之间的稳定连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听力,改善生活质量。


640.webp (22).jpg

(陈阳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陈阳教授生动讲述上鼓室切开重建保留听骨链手术的疗效和策略。报告中指出对于局限性上鼓室胆脂瘤,切开上鼓室外侧壁完整切除病变,保留原听骨链再用软骨复合肌骨膜瓣重建外侧壁可以避免开放式术腔,听力保存好,愈合快。



640.webp (23).jpg

(赵辉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赵辉教授讲授了扬声器给声条件下采用短音听觉诱发电位进行中耳手术术中听力监测初步效果。详细介绍传导性耳聋和术中听力监测方法;进行术中监测期间fs-ABR体系的构成和刺激声等的选择;正常听力人群在扬声器环境下fs-ABR的各项参数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及可行性;


从术中监测及后续随访的结果来看该系统能够在术中预测听力改善程度,并预估术后听力重建效果。需要注意术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


640.webp (24).jpg

(林沛亮)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沛亮大夫带来的报告是客观听力监测技术在耳硬化症手术临床初探

总结分享了以下六点经验:

1.Feasible 扬声器Chirp-AABR建立术中听力监测体系,可行性高;

2.Correlation 在全麻下,术前、术中扬声器Chirp-AABR与术前、术后气导纯音测听PTA值高度相关 ;

3.real-time 术中实时监测听力,有利于调整听小骨位置,保证术后中耳机械力学的最大恢复;

4. electric noise 手术室内电噪声过大,容易造成干扰;

5. background noise 背景噪声影响阈值判断;

6. identification of wave V 客观检查,主观判断。

640.webp (25).jpg

(冯国栋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冯国栋教授讲授了ASSR听骨链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报告中指出术中ASSR监测的目的是获得术中反应阈与术后纯音听阈的线性关系,为术中判断听力重建效果提供参考。精彩的分享引发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刺激信号选择:线性调频脉冲音(Chirp):低频声音早发出,高频声音晚发出,克服了因耳蜗的特定解剖结构而造成的传导波延迟。


Chirp-ASSR:与click声相比,Chirp声的信噪比高、测试时间短,Chirp-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耳内科医学专场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王秋菊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王秋菊教授精彩演讲“国际听神经病研究与回顾:瑞典AN会议分享及国际AN指南修订进展”。报告中指出听神经病的研究回顾和修订指南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线修改和追踪AN指南的变化。听神经病领域的专家以及所有参与AN指南工作的专家都有自己的修正建议。


该目的是为专家提供一个方便的在线平台,让专家们与所有人一起回顾和讨论指导方针。各位代表踊跃提问,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640.webp (28).jpg

(刘玉和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玉和教授讲解了听神经病和耳蜗神经发育不良术前综合评估对植入术和术后疗效指导意义,深入浅出的授课,结合实际的案例给与会者带来全新的感受。报告中指出亟待研究的问题包括:个体差异效果;年龄的影响机制;残余听力的影响机制;术前助听器的影响机制;双模式的整合;序贯植入的整合;单侧聋的最佳植入窗口;听觉剥夺后及听觉重建后的皮层组织和重塑。


640.webp (29).jpg

(Sylvette R.Wiener-Vacher教授)


Sylvette R.Wiener-Vacher教授来自法国罗伯特德勃雷大学附属医院,大会中就双侧前庭功能损失对儿童认知能力发育的影响做报告。

报告中指出前庭损失的时机:如果丧失是完整和双侧的,脑膜炎后的前庭损失的影响会更加严重,特别是如果发生在第一次独立行走之后。

完全双侧前庭信息损失是一个真正的障碍:延迟运动神经发育;动态视力受损;注意力和集中度受损;空间方向受损;次要行为障碍;学习表现低下(读和写)。

初步的前庭功能系统评估将会发现早期获得完全双侧前庭功能丧失(CBVL)的儿童。为了限制CBVL的缺陷,尽早提出并尽早开始适应性物理治疗。建议同时进行双侧CI。



640.webp (30).jpg

(曾祥丽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曾祥丽教授报告题目:学龄前儿童眩晕诊断。报告中指出儿童眩晕的疾病构成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别;儿童前庭功能诊断技术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的特点及家长的特点。

被忽略儿童眩晕与平衡障碍:发育残疾及早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前庭系统发育延迟;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的儿童;Jacot等随访了200多例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50%的术前前庭功能低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继发眩晕。

儿童前庭功能测试较听力诊断更为困难:首先,刺激前庭的反应家长难以接受;其次,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尚无“强制配合”的方法。因而,对儿童前庭功能测试可选择的测试手段极其有限(转椅、较大儿童的Romberg’s test、双温试验)


耳内科医学专场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Eleftherios Papathanasious教授)

Eleftherios Papathanasious教授就职于塞浦路斯神经病学和遗传学研究所,是国际前庭诱发肌源电位临床指南制定工作组的主席。大会上就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临床应用国际指南解读题目作报告。Eleftherios Papathanasious教授就指南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制定该指南提议出自2010年8月21日在爱尔兰进行的巴拉尼协会全体成员大会(一个有关oVEMP讲座发言后);也是到了为神经科/耳神经科/耳鼻喉科制定cVEMP国际指南的时候了,不管是提供给新手使用,还是提供给临床科研工作需要。

临床结果报告:技术数据应该包含如下信息:刺激声信号类型、刺激强度、刺激率,以及刺激声信号频率。其他前庭功能检查,尤其是冷热试验可以加强VEMP检测结果临床解读

报告结论:制定本指南参考文献不仅仅是为了考虑临床研究之用,也是为了使该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同质化,同时,也是为了让一个没有cVEMP相关经验的人可以开始运用该技术服务临床工作。本指南将会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更新修订(每2-3年左右)。


640.webp (33).jpg

(张青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青教授就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研究进展作报告。报告中介绍了VEMPs(cVEMP和oVEMP)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临床应用方面,VEMPs:客观的耳石器功能检测手段,具有定位价值,结合半规管功能检测法,辅助外周前庭系统功能全面评价。

VEMPs的明确诊断和重要辅助诊断价值:定位和区别椭圆囊-前庭上神经和球囊-前庭下神经病变;例如区别前庭上、下神经炎,推测听神经瘤来源,推测颅神经/脑干传导通路疾病等;

对特殊的“第三窗”疾病有明确的诊断和提示作用;定位和区别耳石器病变还是神经病变。

640.webp (34).jpg

(刘锦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锦峰大夫分享了发育早期单侧听觉剥夺后两侧听觉通路活动的改变及其对人工耳蜗植入策略的影响。报告包括SSD基本概念:单侧听力损失与单侧聋;为什么要关注SSD;为什么要强调发育早期SSD;单侧听觉剥夺的理解;双侧重度以上聋只进行单侧CI=SSD;UAD后两侧听觉通路活动的改变;SSD对CI策略的影响;发育早期UAD所致通路改变的机制。



各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多角度出发,再次体现第一届中欧耳科学论坛焦点“前沿、聚焦、精准”的主题。王秋菊教授致闭幕词,总结回顾本届论坛的精彩活动,表达对与会同仁的感谢。


此次的中欧耳科学论坛再一次带动中国耳科学的发展并成功成为搭建中国与欧洲耳鼻喉科的一个重要机制和窗口。使得中国耳科医生从中获益,在世界舞台发出声音,成为国际耳鼻喉科领域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


查看所有消息